尿素使用十忌 一忌与碳铵混用 尿素施入土壤后,要转化成氨才能被作物吸收,其转化速度在碱性条件下比在酸性条件下慢得多。碳铵施入土壤后呈碱性反应,ph值为8.2~8.4。农田混施碳铵和尿素,会使尿素转化成氨的速度大大减慢,容易造成尿素的流失和挥发损失。因此,尿素与碳铵不宜混用或同时施用。 二忌地表撒施 尿素撒施在地表,常温下要经过4~5天的转化才能被利用,大部分氮素容易在氨化过程中挥发掉,一般实际利用率只有30%左右,如果在碱性土壤和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中撒施,氮素的损失会更快更多。而且尿素浅施,易被杂草消耗。尿素深施,融肥于土,使肥料处于湿润的土层中,有利于肥效的发挥。作追肥应穴施于苗旁或沟施在苗侧,深度应在10~15cm左右。这样,尿素集中在根系密集层,便于作物吸收利用。试验证明,深施比浅施能提高尿素的利用率10%~30%。 三忌作种肥 尿素在生产过程中,常产生少量的缩二脲,当缩二脲含量超过2%时就会对种子和幼苗产生毒害,这样的尿素进入种子和幼苗中,会使蛋白质变性,影响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,故不宜作种肥。若**作为种肥施用,要避免种、肥接触,并控制用量。 近些年来,之所以掺混肥行业能够取得突破性发展,主要有几大原因: 经过推广部门和企业的多年推广,又制订了掺混肥标准,更多农民对掺混肥有了认识。 掺混肥的配方有针对性,肥料的农艺效果好,市场销售有卖点。譬如东北种植玉米施用28-15-12的高氮、中磷、低钾掺混肥配方;华北种植小麦的农民施用18-24-8的中氮、高磷、低钾配方,这些适用配方肥效得到普遍认同。相比15-15-15的通用肥,农民感觉施用掺混肥效果**,更方便。 自动配肥系统 功能:按照规定的重量配比,自动完成几种原料的配料。配料系统按照设定的次序和重量,依次完成各物料的配料。几种物料配料完成,得到总控系统放料信号,秤斗开关门机构动作,打开料门放料;物料排出干净,自动关闭料门,开始下一配料过程。 有手动/自动工作状态选择,方便设备的调试与清理。每个储料仓、秤斗均有手动按钮,可在手动状态下打开、关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