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深入贯彻国家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、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有关要求,不断提升肥料产品质量,推动肥料产业健康发展,9月25-28日,《中国农技推广》杂志社在北京举办了2025肥料标准宣贯培训班,来自全国各肥料企业和部分肥料技术推广单位的近110名代表参加了培训。
培训班邀请全国农技中心、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、农业农村部微生物肥料质检中心、国家化肥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等单位的行业知名专家,围绕农业绿色发展和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,开展了相关政策法规、农业行业标准(制修订)解读,对肥料登记政策、流程与田间试验规范要求,肥料包装标识与肥料产品使用说明编写指南,农用微生物肥料、有机类肥料、水溶肥料及旱作节水农业等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开展专题培训。
培训班指出,肥料行业监管关乎国家粮食产能根基、生态环境可持续性,事关企业生存发展、农民增产增收,更是推动肥料产业规范发展的关键环节。伴随我国肥料产业持续壮大,当前已形成标准供给充足、覆盖领域广泛、管理机制健全的良好格局,“学标、用标、守标”,将为行业规范化发展和质量提升奠定坚实基础。
通过此次标准宣贯培训,精准对接企业发展需求,把“政策干货”
和“标准要点”送到企业心坎上。对于企业最关心的“生产合规”与“市场准入”问题,培训课程给出了
全流程解决方案”:从农业行业标准制修订的技术要求,到肥料登记全流程的政策规范,再到田间试验的操作细则,专家们结合最新政策文件和典型案例,把抽象的标准条款转化为可落地的实操指南。“以前总担心包装标识不合规被处罚,现在有了专家梳理的‘合规要点清单’,连产品使用说明的每一句话该怎么写都有了参照,这可是给企业生产加了‘安全锁’!”
山东多芬农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坦言,培训解决了企业长期以来的“合规焦虑”。不仅让企业明确了“能做什么”,更清晰了“该怎么做”,为技术创新划定了“坐标系”。企业代表们纷纷表示,此次培训不仅是一次
“标准充电”,更是一次
“发展赋能”。通过系统学习,企业不仅提升了对标准的理解与执行能力,更找准了合规生产、创新发展的路径。“接下来我们会把培训学到的知识整理成内部手册,组织全员学习,让每一个环节都符合标准要求,用高标准打造高质量产品。”学员们朴实的语言,道出了众多企业代表的心声。未来,随着企业对肥料标准的深入落实,将进一步推动整个行业向规范化、绿色化、高质量化发展,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