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《关于2025年农用薄膜等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情况通报》,公布了在抽检过程中发现的
化肥、农用薄膜等不合格产品企业名单。
据悉,本次共抽查
化肥、农用薄膜、农用塑料管材、农用潜水泵等4种产品440批次,其中抽查经销单位179家220批次,抽查生产企业194家220批次。经检验,经销单位5家5批次产品不合格,不合格发现率为2.3%,生产企业8家8批次产品不合格,不合格发现率为3.6%。
化肥是本次抽查中不合格占比最高的一个品类。据统计,在流通领域共发现5家企业5批次产品不合格,其中
化肥4家,占比高达80%;在生产领域共发现8家企业8批次产品不合格,其中
化肥6家,占比达75%。
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统计表(流通领域)
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统计表(生产领域)
《通知》指出,本次监督抽查依据GB/T 21633-2020《掺混肥料(BB肥)》、GB/T 15063-2020《复合肥料》等国家标准及有关要求,对产品的总养分、总氮、有效五氧化二磷、氧化钾、氯离子、粒度、铅、砷、汞、镉、铬、铊、缩二脲、包装标识、硝态氮等项目进行了检验。本次抽查发现的质量问题是总养分、有效五氧化二磷、氧化钾、氯离子、包装标识等项目不合格。
2025年辽宁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企业名单(化肥)
据统计,不合格的10家化肥企业产品中,包装标识不合格占比高达80%。
化肥包装标识不合格主要危害有:一是容易误导消费者,使其购买到不适合自己农田需求的肥料,造成经济损失;
二是使用者根据错误的标识使用不合适肥料,易导致作物生长不良,影响产量和品质;
三是长期使用不合适的肥料易对土壤环境造成破坏,如导致土壤酸化、养分失衡等;
四是扰乱正常市场秩序,损害公平竞争环境和企业声誉。